网上有关“为啥曹植的七步诗有两个版本?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为啥曹植的七步诗有两个版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说到七步诗,应该所有人都知道吧 ,小编上学的是: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可是看一下人教版最新教材 ,六年级下,上面却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为何会出现这两个版本呢?
词句意思挺简单,小编不再累赘 ,持,意思是用来,漉菽(lùshū) ,漉意思是过滤,菽意思就是豆子。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
“七步诗”的流传本来就有两个版本,后来经过学者的校勘,认为四句版本是漏掉了两句,应以六句为可信,所以最新把六句版的编入教材。
七步诗最早出现在《世说新语》 ,原为六句,后面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 ,也是大多数人熟悉的版本。
现在又改回原来的版本,小编不敢多言,但是历史在发展 ,很多错误已经被误传千年,难道都能改回来吗?比如:
本意“忘八端”后面说成“王八蛋”,
本意“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说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意“不到乌江心不死”说成“不到黄河心不死 ”等等等等 ,难道都能改回来吗?
七步诗真是曹植的吗
七步诗创作背景:曹丕登基后,因为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被押进朝廷,原本要杀他 ,母亲求情,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可以做出来就饶他一命 。
这剧情很熟悉啊,很多电视剧都这么拍 ,坏人明明可以一枪毙命,这时候不开枪,非要说上一段 ,你知道的太多了,要么就是数落一下,怎么不好 ,然后等着人来救他,一句刀下留人,主角安然无恙。细想之下 ,曹丕要想杀曹植,无论明里暗里有的是办法,何必要这样呢?有点匪夷所思。
而且来说 ,曹丕文治武功也是首屈一指的,一点不比曹植差,为什么要杀他呢?
再来看这首诗最开始出现在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已经是尽两百年时间了 ,两百年的诗从来没人提到过,两百年后突然有了,是不是有点不太合理 。就好比乾隆皇上到现在从来没说过的一句话 ,我现在杜撰说就是乾隆说的,然后再过个几百年,会不会都认为就是乾隆说的呢?而且这部书对曹氏父子多有贬低之意 ,实难公允。
七步诗到底是不是曹植写的,从古至今都有争议,从未有过定论 ,小编更不可能肯定,只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应该不是曹植写的。
曹冲称象是真的吗?
且不说用船装石子真假 ,只看一下曹操问怎么秤一下,身边的人的回答,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难道曹操身边的人都这么弱智吗?还不如小编聪明吗?
小编加上这么一点 ,第一是因为他们是兄弟,第二个,这样的故事都可以见之于课本 ,耳熟能详的四句诗为什么一定要改过来,小编看了好多遍都没背下来
反七步诗
有趣的是,有七步诗 ,还有反七步诗,而且不止一首,很有名的鲁迅先生和郭沫若先生都写过 ,相信有更多的学者 、读书人写过更多的反七步诗,可惜默默无名,无为人所知。不知各位朋友,谁还能写上几句 ,小编一定给您点赞。
鲁迅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首反七步诗呢?1925年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和段祺瑞政府一同迫害学生,刘和珍和许广平两人带头组织游街抗议,最后段祺瑞政府带来警察镇压 ,刘和珍不畏惧强权,带领学生展开斗争,最终她在这场反抗运动中不幸牺牲。
于是 ,校长和学生间产生了对抗,而且愈演愈烈,当时哲教系代主任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攻击学生们 ,称其为“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鲁迅显示坚定地帮学生们应战,于是针对校方“相煎益急”的说法,写下了这首《反七步诗》。
郭沫若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成灰 。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郭沫若先生的这首反七步诗 ,有点费解,反问曹植,为什么豆萁被扔了 ,两者本是同根生,为何豆子却被人赞美,而豆萁却甘心自毁呢。
鲁迅先生的七步诗被人纷纷叫好 ,郭沫若先生的反七步诗,却饱受争议 。
结束
细想之下,曹植真的很亏吗?曹丕真的阴险毒辣 ,钩心斗角吗?历史总由后人写,时过千年无从考究,仅仅作为茶余饭后闲谈。
漉:过滤。
菽(豉):豆 。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
1、原文
《七步诗》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 ,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 ,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3、简析
《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传说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 ,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关于“为啥曹植的七步诗有两个版本?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终金宇]投稿,不代表明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chmdt.com/wiki/202507-89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终金宇”!
希望本篇文章《为啥曹植的七步诗有两个版本?》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明德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为啥曹植的七步诗有两个版本?”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啥曹植的七步诗有两个版本?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