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元日的两首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元日的两首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元日和春日古诗两首
1、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译文及注释
(1)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 ,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 ,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 ,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 ,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 ,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 ,开怀畅饮屠苏酒 。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 。
“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
2、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及注释
(1)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 ,春风吹得百花开放 、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
(2)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 ,踏青 。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 ”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 ,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 ”点明地点 。“寻芳” ,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 ”,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 ,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 ”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 ”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 ,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 ”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
从字面上看 ,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 ,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 、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
因此所谓“寻访 ”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2. 古诗元日的诗意/djg/xkjx/x1yw/x1yw11/13/kzzl.htm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 ,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 ,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 。全句说 ,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 ,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 。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 ,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 ,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结“总把新挑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 ”是一种绘有神像 、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 ,换上新桃符 。“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 ,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
全诗文笔轻快 ,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元日
王安石 〔宋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 ,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 、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 ,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关于“关于元日的两首诗句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赵誉琳]投稿,不代表明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chmdt.com/zshi/202507-854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赵誉琳”!
希望本篇文章《关于元日的两首诗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明德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元日的两首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元日的两首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