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人的谦称、尊称。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人的谦称 、尊称 。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人的谦称和尊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许多地方都能体现出这个文明古国的谦敬之风。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 ,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呼对方时用尊敬之语 。
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可 ” 、“不才”、“愚兄”,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 ,近自托自无能之辞 ”(司马迁《报任安书》),可以说“愚”,可以说“窃” ,“愚以为 ”“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 ”、“微臣”,甚至说“奴才”(何绅不是经常说吗?),犯了罪了说“罪臣 ”。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 。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 ”。君主自己称呼自己时说“寡人” 、“孤”、“朕”。丫环在主子面前自称“奴婢 ” 。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 ”、“妾身” 、“贱妾”。出家人称自己“贫僧 ”、“贫道”、“贫尼” 。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古人不但说自己用谦称 ,说自己家里人时也用谦称。说自己的儿子“犬子 ” 、“不肖子”、“贱息”(“老臣贱息舒祺 ”《触龙说赵太后》) 。说自己的女儿“小女”。说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 、“家严 ”“家慈”。说自己的妻子“内人”、“贱内 ” 。说自己的东西时也用谦称,自己的房子“寒舍”、“蓬荜” 、“舍下 ”。自己的文章为“无能之辞”、“鄙贱之语”、“拙作 ”。自己的意见主张为“管见”、“浅见”。表演技艺时说“献丑 ”,自己的功夫为“三脚毛” 。在别人之前发言不忘说“抛砖引玉”。
像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通过对上面的分析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谦称都是用表示身份低 、见识浅、品德低的一类词 。比如“愚”是愚蠢的意思;“仆 ”原意是“仆人” ,仆人身份多低。帝王的“寡人”是“寡德之人 ”。“犬子”就更不用解释了 。古人用这些“不好”的字眼来表示谦虚在古文中随处可见。例如: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陈情表》)
“童子何知,躬逢盛饯”(《滕王阁序》王勃说自己是小孩子 ,小孩子知道的肯定少)
“敢竭鄙怀,躬疏短引”(《滕王阁序》)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之上 ”(归有光《山舍示学者》“区区”有见识浅陋的意思)
谦称自己用“不好”的字眼,称呼对方就不能用这些字眼了。古人称对方“子 ”、“吾子” 、“君”、“足下”、“殿下 ” ,复数有“二三子” 。臣子称君王为“陛下”,太子为“殿下 ”。(“陛下”原意是台阶下,“殿下”是“功殿下 ” ,臣子门呼皇上太子时不能直呼,所以用“陛下”“殿下”来代替,以此来表示敬意。像称呼一般人为“足下 ” 、“阁下”也是同样的道理 。)君王呼臣子为“爱卿”。古人在称呼对方父母时为“令堂 ”“令尊” ,对方子女为“令爱”“令郎”,此处“令 ”的本意是“美好”的意义。说别人的意见为“高见”、“高论 ”。别人的文章为“大作”,称呼兄为“兄台”、 称呼弟为“贤弟 ” ,别人的妻子为“尊夫人” 。别人的徒弟为“高徒”。别人的家为“府上 ”。称呼和尚为“高僧” 、“圣僧” 。 尊称老师为夫子、师父、师傅 、先生、先哲。
尊称在古文中非常常见,例如:
“今媪之尊长安君之位 ”(《触龙说赵太后》)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不直呼秦穆公,而呼他的手下是对穆公的尊称。)
从上面可以看出 ,尊称和谦称正好相反,多数用表示美好、高贵高尚的字眼来表示 。这些表尊称谦称的词汇应该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许多词汇还在使用。
有人说古人真是婆婆妈妈,用“你我他”不就什么都包括了。看看大街上处处可听到的“老头儿”“喂 ”“那个人”“这家伙” ,我们现代人还有资格说古人婆婆妈妈吗?
关于“古人的谦称、尊称 。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幼梅]投稿,不代表明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chmdt.com/zshi/202507-89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幼梅”!
希望本篇文章《古人的谦称、尊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明德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人的谦称、尊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人的谦称、尊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古人的谦称和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