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装配式建筑中的滑动楼梯,体现了“以柔克刚 ”的思想 ,设计中我们把楼梯设计成滑动支座,保证地震时,楼梯与主体结构之间有足够的变形空间 ,以减少地震作用对楼梯的破坏,确保地震时逃生通道的畅通 。
与传统现浇整体楼梯相比,滑动楼梯不是靠楼梯自身的结构刚度来抵抗地震的破坏 ,是一种既经济又先进的设计理念。特别是08年汶川地震之后,滑动楼梯更是国家规范 、图集推广的一种标准做法,而装配式预制楼梯恰恰能完美的实现这一设计理念。
装配式预制楼梯能充分发挥工厂制造的优势 ,解决现场楼梯支模困难和混凝土浇捣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
且楼梯现场安装速度快,减轻现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特别是住宅建筑中 ,标准层较多,楼梯的模具可以通用,预制楼梯是最能体现建筑工业化特点的一个构件产品。
好的设计理念,要在项目实例中得以呈现 ,必须落实到图纸设计细节当中,特别是节点设计和构造要求上。下面我们将基于国标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针对预制楼梯的节点做法 ,进行如下探讨:
国标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中第41页高端支承固定铰支座 。
“固定铰支座”节点的设计要点如下:
1、平台梁与预制梯段之间宽度应≥30mm,主要是对于两跑楼梯,一个梯段高端支承与另一梯段低端支承位于同一个水平标高 ,此时作为低端平台地震位移量约为30mm,这样能确保两个构件支承在平台梁挑耳同一水平位置,确保构件模具的通用。图集要求最小30mm ,间隙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体系、设防烈度、建筑层高等具体情况而定。
2 、图中挑耳厚度h,不应小于楼板厚度,属于构造要求 ,且应保证楼梯荷载作用下,挑耳的抗剪与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的要求 。
3、预埋螺杆(钢筋)到预制楼梯端部的距离不小于5d(d为螺杆(钢筋)直径),是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版)9.7.4条“抗剪钢筋离端部不应小于3d以及45mm”的要求。
4、螺杆(钢筋)锚入下端梯梁挑耳≥9d,且螺杆末端设置钢筋锚固板 ,是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版)第9.7.4条“受剪力和受压直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钢筋直径”的要求,考虑到楼梯梯梁下建筑净高的要求 ,一般采用弯锚或机械锚固的方式。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版)第8.3.3条内容,采用弯锚或机械锚固措施,锚固长度可取基本锚固长度lab的60% ,故抗剪螺杆直锚长度为0.6x15d=9d 。
5 、螺杆(钢筋)直径设计:地震时,楼梯受到的水平地震力由接触面摩擦以及螺杆(钢筋)销栓抗剪作用共同承担,若设计把接触面的摩擦力作为安全储备 ,地震水平剪力全部由螺杆(钢筋)承担,对楼梯进行抗震性能分析(一般8度性能目标为D,7度性能目标为C ,楼梯为地震时候逃生通道,定义为“关键构件 ”)。
假设8度抗震设防,预制楼梯的重量4.8吨,取楼梯重力荷载代表值5.0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第5.1.4条中“表5.1.4-1”和第5.2.1条,罕遇地震下楼梯受到地震力标准值为: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2010第3.11.1条表3.11.1,性能目标为C级和D级时 ,预估的罕遇地震下性能水准分别为4和5。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2010第3.11.3条4款和5款:性能水准4和性能水准5,在预估罕遇地震作用下,对于“关键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均宜符合式(3.11.3-2)的规定:
截面承载力标准值 ,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7.2.1条C级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4.1条“表3.4.1-4 ”,C级螺杆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两个螺杆抗剪强度承载力标准值为:
(抗剪承载力标准值大于设计值,此处螺栓的抗剪承载力标准值直接取设计值28kN,设计更安全)
若不采用C级螺杆 ,选用HRB400钢筋,其钢筋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建议取值为,取值,可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国标图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中第41页“低端支承滑动铰支座”:
“滑动铰支座”节点的设计要点如下:
1、δ为预制楼板与梯梁之间留缝宽度 ,保证大震情况,楼梯的位移变形量可以释放。例如层高为3000mm的框架结构建筑,滑动楼梯的留缝宽度为:
其中为楼梯梯段高度(层高3000mm ,两跑楼梯梯段高度为1500mm);为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详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版)第5.5.5条“表5.5.5弹塑性位移角限值 ”(框架结构的为)。
2、楼梯挑耳的长度:且≥200mm,保证大震情况时楼梯不滑落。
3 、空腔的高度大于10d ,保证地震时楼梯能释放位移 。节点中且空腔的直径,若取值50mm,那容许楼梯自由滑动的变形量应该只有 ,如前面所述,若大震作用下楼梯位移变形量,可能由于螺杆的阻碍不能完全释放大震情况下楼梯位移量 ,形成不了滑动支座。是否空腔直径,取值,会更加科学合理些,还有待商榷和实验的论证。
4、滑动铰支座在接触面必须设置“隔离层”如油毡 ,以便地震时候楼梯能产生滑移,若未设置“隔离层”,一般平台梁挑耳与水泥砂浆之间水平摩擦系数约为0.4 ,甚至更大(相关系数可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6.7.5条中标“表6.7.5.5-2 ”),因构件之间摩擦导致不能滑动变形,将违背设计的初衷 ,关于这一点工程师在设计交底一定要重点说明,严格按照图纸节点要求设置隔离层,避免现场出错 。从以往的工程案例中 ,往往出现这种错误,有点甚至连预留变形空间位置全部用水泥砂浆填满,导致现场施工与设计理念完全违背。
5、高端支承“固定”铰支座 ,梯板预留孔洞要用强度不小于40MPa灌浆料填实,而低端支承“滑动”铰支座,必须保留空腔。对于不同的梯段,同一个标高位置既有高端平台与又有低端平台(对于DT2(梯段二)5.890标高是低端平台 ,对于DT1(梯段一)5.890标高是高端平台) 。楼梯吊装完成,进行灌浆的时候,同一水平标高位置有4个孔 ,现场工人往往分不清楚,四个孔均用灌浆料灌满。导致低端滑动变形的目的实现不了,与设计图纸相违背 ,给结构带来安全隐患。
6 、为了减少楼梯施工现场的难度和错误,建议把固定铰支座均设在楼梯的同一个标高;把滑动支座设置楼梯的另一端,且“滑动 ”支座端不再设置螺杆 。一般建筑楼梯的四周均有结构和围护构件 ,楼梯在地震时不可能坠落。对于人流密集的重要性建筑,可以考虑大震时,楼梯对周边结构构件的碰撞的影响 ,其结构设计可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6版)第3.6.2条1款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3-2010第3.12.6条进行防倒塌设计。
采用如下节点大样,此节点制作简单,现场施工简单,不容易出差 ,最容满足设计滑动支座的要求 。为了保证工厂预制楼梯共用同一套模具,避免工厂预留洞口错误,工厂制造的时候仍可在每边预留两个孔洞 ,现场楼梯吊装前,把滑动端预留孔洞提前用砂浆封堵即可。
综上所述,好的设计理念要由精细的节点设计和构造来保障 ,设计师要做好图纸交底,对一些重点,容易出错的地方应说明清楚 ,让工厂工人和现场施工人员明白图纸的设计意图,清楚滑动楼梯受力原理。只有设计、工厂制造、现场施工紧密配合,按图施工 ,把控重点和难点,才能把好的设计理念贯彻和执行于实际项目当中。
以上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季尚勤]投稿,不代表明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chmdt.com/cshi/202508-106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季尚勤”!
希望本篇文章《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明德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装配式建筑滑动楼梯节点做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